长沙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将固废道路垃圾“变废为宝”
作者:检测猫 发表时间:2023-05-12 08:56:23 浏览次数:11
-
硕博初稿查重系统 498.00元/篇• 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硕博初稿检测(一般习惯叫做硕博预审版),论文查重检测上千万篇中文文献,超百万篇各类独家文献,超百万港澳台地区学术文献过千...开始检测
-
维普查重(大学生版) 4.00元/千字• 语种:中文,英文•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学位论文查重,维普大学生版论文查重系统:高校,杂志社指定系统,可检测期刊发表,大学生,硕博等论文。检测报告支持PDF、网...开始检测
-
本科高校内部版系统 288.00元/篇• 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比定稿版少大学生联合比对库,其他数据库一致。出结果快,价格相对低廉,不支持验证,适合在修改中期使用,定稿推荐PMLC。—...开始检测
-
万方论文查重系统 4.00元/千字• 语种:中文•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毕业论文查重,万方查重系统,涵盖期刊、学位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据库;比肩中国知网的学术数据库。最多支...开始检测
日前,长沙理工大学储能研究所贾传坤教授团队与浙江八咏新型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就团队自主研发的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油石高效分离、沥青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等领域设备和材料,签署1400万元专利许可使用合作,标志着该校此项既能高效油石分离,又能资源化利用废旧沥青、大幅降低电池负极材料成本的重大颠覆性技术成果成功转化落地,启动产业化进程。
据了解,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每年养护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约2亿吨,但循环利用率较低,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破坏。推动废旧路面、沥青等材料的高资源化利用,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主要通过新料与旧料直接掺拌使用的方式,但制造出的再生混合料品质和旧料利用率均较低。此外,我国也有尝试利用油石分离技术对旧料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方式,但存在油石分离不完全、小粒径石料提取难度大、石料损伤大等主要技术难题。因此,油石分离技术一直未被广泛用于实际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贾传坤团队开发出了更经济、高效、简便的油石分离技术,解决上述难题的同时,还能利用其开发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的负极材料原料。“以废旧沥青为碳前驱体制备电极材料的研究,既能提高废旧沥青的利用率,又能缓解日益增长的锂/钠离子电池负极市场需求。”贾传坤说。
这一研究在全球首次实现了以废旧沥青为碳源,制备高性能低成本锂/钠/钾离子电池负极碳材料,以及固废道路垃圾的“变废为宝”,突破了传统交通领域废旧沥青混合料回收利用瓶颈,为深化废旧交通材料循环利用、构建绿色交通提供了新途径,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贾传坤透露,目前油石分离设备已完成年处理10万吨/台设计,年产2000吨沥青基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已在生产制造。预计今年底,油石分离设备和负极生产线实现投产。
间隔不足半年,这已是长沙理工大学贾传坤团队第二项落地转化的重大科研成果。此前,贾传坤团队将其发明的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10项核心专利技术进行转让,携手企业共同致力于超高性能大规模储能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关键材料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据介绍,近年来,长沙理工大学以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学校科研供给端与市场产业需求端深度对接融合,通过培育产学研用畅通对接的科研生态、强化科技成果质量提升的科研氛围、搭建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对接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的科研机制等一揽子政策,让科研工作者兼具“科学家+工程师”双身份,真正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成效显著。仅2022年,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数566项,合同总额超2亿元。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行业动态相关资讯
-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坚守为党育人初心 坚持上好“三堂思政课”
- 洛阳师范学院:用好“四字决” 推动主题教育调研落细落实
- 郑州商学院:构建“多维度”服务模式 助力学生纾难解困
- “国字号”成果!益阳职院一本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三一职院将灯塔工厂“搬”进了实训基地
- 哈萨克斯坦驻西安总领事佐齐汗考察访问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商丘学院:推进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探索科学高效育人路径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五个抓手” 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 结对帮扶相促进 携手并进铸辉煌——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与3所中职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
-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四个融合”在“双高工程”建设中推动党建与专业双向高质量发展